本發(fā)明涉及滲水收集處理,具體為一種用于市政管廊的智能滲水收集及再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1、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也被稱為共同溝,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供水、供熱、燃氣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實施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建設和維護管理,在雨季或地表水過多的情況下,地下水位上升,可能會造成水分通過管廊墻體滲入,通過有效收集和利用滲水,可以減少雨水流入排水系統(tǒng)的壓力,降低城市內澇的發(fā)生幾率。
2、專利公開號為cn117926975a的一種綠色屋頂雨水收集利用裝置及方法,包括設置在屋頂上的天溝,將雨水進行匯集;屋頂種植構造結構,用于植被的種植;土壤濕度檢測裝置,實現(xiàn)對土壤濕度實時監(jiān)測;儲水裝置,實現(xiàn)雨水的儲存;灌溉裝置,實現(xiàn)將存儲的雨水輸出灌溉給植物;控制裝置對土壤濕度檢測裝置的信號接收,并控制儲水裝置和灌溉裝置運作,提升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智能化和自動化;供電裝置設置實現(xiàn)對該系統(tǒng)的電力供應。該系統(tǒng)集雨水收集、存儲和灌溉于一體,根據(jù)不同土壤濕度,進行自動化灌溉,準確性高且智能化程度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屋頂雨水利用技術方法體系,解決屋頂雨水利用裝置功能單一,缺乏智能化和精準性問題。
3、在城市的地下管廊中,由于管線眾多,水資源管理至關重要,傳統(tǒng)滲水收集裝置存在過濾效果差和造價成本高的弊端,由于其過濾效果差往往無法有效阻隔淺層水中的有害物質,導致收集到的雨水或滲水水質不佳,且傳統(tǒng)滲水收集裝置中常采用電驅動或導流槽設計進行滲水收集,電驅動在地下管廊的潮濕環(huán)境中會影響其使用壽命,單個導流槽其導流范圍小,不利于節(jié)省收集滲水的成本,由此提出本發(fā)明。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市政管廊的智能滲水收集及再利用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市政管廊的智能滲水收集及再利用裝置,包括安裝于管廊墻壁上的收集機構,所述收集機構的底部安裝有用于收集滲水的集中機構,集中機構的底部安裝有用于傳輸滲水的輸送機構,輸送機構上安裝有加壓機構,通過輸送機構將滲水輸送至用于對滲水進行處理的處理機構,處理機構對滲水處理完畢后通過出水管將處理后的滲水輸送至儲水倉中,收集機構包括橫盒,橫盒的底部內壁中部開設有槽口,橫盒的底部內壁兩端均安裝有斜塊,通過斜塊將橫盒中的滲水導入槽口中,橫盒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上安裝有可拆卸的骨架,骨架上安裝有若干個安裝板,骨架通過安裝板安裝在管廊墻壁上,骨架的兩端外壁上安裝有若干個橫柱,橫柱上開設有若干個圓槽,若干個骨架組成的輪廓上熔噴有熔噴布,集中機構包括收集斗和安裝在收集斗底部的連接管,連接管中安裝有防回流組件,收集斗中安裝有過濾組件,橫盒與連接管之間安裝有防溢出組件,橫盒的底部外壁兩端均安裝有c形塊,收集斗的兩端外壁均安裝有條塊,通過條塊插接于c形塊中完成收集斗與槽口相通,通過熔噴布收集管廊墻壁滲水,滲水通過重力作用落入橫盒中,通過斜塊將滲水通過集中機構導入輸送機構中,通過加壓機構輸氣加壓輸送機構將輸送機構中的滲水輸送至處理機構。
3、更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組件包括安裝于收集斗中的插塊,插塊位于收集斗內部一端開設有梯形槽,梯形槽的底部安裝有濾板,插塊中位于濾板的頂部處開設有框形槽,框形槽中設置有方形框,插塊位于收集斗外壁一端內部為空腔,框形槽與空腔相通,插塊的頂部內壁安裝有伸縮組件,伸縮組件的活塞桿一端固定連接于方形框,插塊上安裝有可拆卸的密封蓋。
4、更進一步地,所述防回流組件包括開設于連接管兩側內壁的豎槽,豎槽的頂部和底部之間安裝有豎桿,豎桿上套接有滑塊,兩個滑塊之間安裝有密封頭,豎槽的底部內壁與滑塊的底部外壁之間安裝有環(huán)繞于豎桿的彈簧,連接管的內壁位于密封頭的頂部處安裝有頂環(huán),頂環(huán)的內壁開設有圓臺槽,密封頭為與圓臺槽對應的圓臺狀,通過加壓機構輸氣加壓頂升密封頭至密封頭與頂環(huán)貼合完成連接管的密封。
5、更進一步地,所述防溢出組件包括嵌入安裝于橫盒中部內壁上的第一液位傳感器,連接管上安裝有導流管,橫盒的外壁中部開設有安裝槽,導流管插接于安裝槽中,導流管與安裝槽接觸部安裝有密封環(huán),導流管上安裝有第一氣閥,導流管的中部安裝有過濾盒,過濾盒的外壁上開設有環(huán)形槽,環(huán)形槽中插接有半圓環(huán),半圓環(huán)的內壁安裝有過濾圓板。
6、更進一步地,所述加壓機構包括加壓盒,加壓盒上安裝有盒蓋,盒蓋上安裝有抽氣泵,加壓盒的內壁底部和頂部均安裝有若干個耐熱安裝座,上下對應的耐熱安裝座之間安裝有電熱絲,加壓盒上安裝有與輸送機構連接的輸氣管,輸氣管上安裝有第二氣閥。
7、更進一步地,所述輸送機構包括輸送管,輸氣管和連接管均與輸送管連接,輸送管的管口處均安裝有法蘭盤,相鄰輸送管通過連接組件連通,連接組件包括兩個連接盤,兩個連接盤之間安裝有連接軟管,通過法蘭盤配合連接盤通過連接軟管連通相鄰輸送管。
8、更進一步地,所述處理機構包括處理桶,處理桶中安裝有與輸送管連接的連通管,連通管位于處理桶內部端為l形,連通管的l形外壁頂部開設有若干個通槽,處理桶的底部內壁安裝有底板,處理桶的頂部外壁安裝有頂蓋,頂蓋上安裝有儲料桶,儲料桶的底部外壁安裝有下料管,下料管上安裝有流量計閥門,頂蓋的底部外壁上安裝有若干個與儲料桶對應的中轉盒,中轉盒的底部外壁上安裝有排料管,排料管上安裝有控制閥,連通管的l形頂部外壁安裝有與連通管連接的連接盒,連接盒的圓周外壁上安裝有若干個出氣口朝向處理桶底部的l形管。
9、更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盒的頂部外壁上安裝有若干個與中轉盒連接的導氣管,導氣管上安裝有第三氣閥,連通管的外壁上套接有套環(huán),套環(huán)的外壁上安裝有氣囊,氣囊的底部外壁與底板的頂部外壁貼合,輸送管的內壁中安裝有第二液位傳感器,骨架上均開設有導流槽,骨架與墻壁貼合一端底部均開設有與連接板適配的連接槽,連接槽中開設有插接槽,連接板上安裝有插接于插接槽中的插柱。
10、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1、該用于市政管廊的智能滲水收集及再利用裝置,通過骨架上的若干個橫柱和圓槽,即可提高熔噴布與墻壁的接觸面積,提升附著力,通過熔噴布配合收集機構吸引收集滲水,并通過過濾組件進行過濾,輸送滲水時采用充氣加壓的方式進行輸送,以確保輸送效果,同時熔噴布也具備簡易的過濾功能,且還可在原料中加入對應添加劑以提高熔噴布的收集滲水能力和附著能力,滲水收集整體部件無需使用電驅動且滲水收集面積大,利于節(jié)省使用成本和確保滲水收集在潮濕環(huán)境下的穩(wěn)定運行。
12、同時,過濾組件中具備自清潔濾板功能,通過啟動伸縮組件,移動方形框的位置,使得方形框經過濾板,即可對附著在濾板上的雜質進行刮除,并將雜質推送至收集斗的空腔中,后續(xù)打開密封蓋,即可對雜質進行清除,通過防溢出組件,即可提供另一條通道進行疏通滲水,避免滲水從橫盒中灑出,當橫盒中的滲水超出安裝槽時,滲水會進入安裝槽中的導流管,通過導流管中的過濾圓板對滲水進行過濾處理,當需要快速加壓時,可通過啟動電熱絲,對加壓盒中的氣體進行加熱,以提高加壓效率,同時,也可在加壓盒上安裝排氣管和排水管,通過關閉第二氣閥,啟動抽氣泵和電熱絲,即可對管廊內部潮濕的空氣進行改善。
13、同時,通過法蘭盤、連接盤和連接軟管的設計,即可使得輸送機構適用于具有拐彎輸送滲水需求的場景,通過導氣管的設計,即可將氣體或少部分滲水導入中轉盒中,通過進入中轉盒時的沖擊力,即可充分混合處理藥劑,當滲水噴完時,會通過l形管噴出氣體,以提高藥劑與滲水的混合效率,加快處理滲水的效率,且還可按照使用需求噴出加熱后的氣體,以進一步提高混合反應效率,氣囊通過浮力的作用會帶動套環(huán)向上移動,通過浮力移動至與套環(huán)遮擋通槽時,即可避免處理桶中正在處理的滲水出現(xiàn)回流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