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道路橋梁隔音,特別涉及一種道路橋梁工程的道路橋梁降音裝置。
背景技術:
1、隨著人們生活質(zhì)量不斷提高,噪聲污染日益受到關注,并逐漸成為環(huán)保部門關注的焦點。公路交通噪聲一般指由機動車在公路交通基礎設施上行駛產(chǎn)生的噪聲,具有影響范圍廣、社會活動相關程度高、治理難度大等特點。
2、目前對于道路橋梁的噪聲處理方式主要采取被動處理的方式,通過在道路或橋梁的兩側增加降音裝置來對噪聲進行削減。但是現(xiàn)有的降音裝置通常是一體式結構,不僅占用空間較大,造價也比較昂貴;一旦出現(xiàn)損壞,很難進行檢修或拆裝。因此,提出一種道路橋梁工程的道路橋梁降音裝置。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道路橋梁工程的道路橋梁降音裝置,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到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道路橋梁工程的道路橋梁降音裝置,包括底座以及隔音層,所述底座上設有安裝框,所述安裝框的兩側分別設有凸塊以及進入開口,所述安裝框呈“回”形結構,所述安裝框的內(nèi)側設有安裝槽,所述隔音層通過所述進入開口置于所述安裝槽的內(nèi)部,所述安裝框靠近所述進入開口的一端設有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與所述隔音層相貼合。
3、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凸塊與所述進入開口相適配,所述凸塊上設有固定孔。
4、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安裝框上設有與所述固定孔全等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內(nèi)部設有第二固定螺栓。
5、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安裝框上設有固定槽。
6、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固定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固定槽內(nèi)的擋板、設置在所述擋板兩側的轉軸、設置在所述擋板兩側的側板以及設置在所述側板上的第一固定螺栓。
7、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轉軸對稱分布在所述擋板的上下兩端,所述側板的兩端與所述轉軸轉動連接。
8、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側板通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與所述安裝框連接。
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于現(xiàn)有的道路橋梁降音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凸塊與進入開口來對兩個相鄰的裝置進行拼接,再通過第二固定螺栓進行固定。同時,利用固定機構將隔音層固定在安裝槽的內(nèi)部,防止隔音層在安裝槽內(nèi)受外界影響從而不斷與安裝框進行碰撞,導致隔音層受損。這樣的連接結構與安裝方式不僅能有效地減少工作人員拆裝隔音裝置的工作量,還便于后續(xù)的檢修維護工作。
1.一種道路橋梁工程的道路橋梁降音裝置,包括底座(1)以及隔音層(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設有安裝框(2),所述安裝框(2)的兩側分別設有凸塊(3)以及進入開口(22),所述安裝框(2)呈“回”形結構,所述安裝框(2)的內(nèi)側設有安裝槽(21),所述隔音層(4)通過所述進入開口(22)置于所述安裝槽(21)的內(nèi)部,所述安裝框(2)靠近所述進入開口(22)的一端設有固定機構(5),所述固定機構(5)與所述隔音層(4)相貼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道路橋梁工程的道路橋梁降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塊(3)與所述進入開口(22)相適配,所述凸塊(3)上設有固定孔(31)。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道路橋梁工程的道路橋梁降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框(2)上設有與所述固定孔(31)全等的定位孔(24),所述定位孔(24)的內(nèi)部設有第二固定螺栓(6)。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道路橋梁工程的道路橋梁降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框(2)上設有固定槽(23)。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道路橋梁工程的道路橋梁降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機構(5)包括:設置在所述固定槽(23)內(nèi)的擋板(51)、設置在所述擋板(51)兩側的轉軸(52)、設置在所述擋板(51)兩側的側板(53)以及設置在所述側板(53)上的第一固定螺栓(54)。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道路橋梁工程的道路橋梁降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52)對稱分布在所述擋板(51)的上下兩端,所述側板(53)的兩端與所述轉軸(52)轉動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道路橋梁工程的道路橋梁降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53)通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54)與所述安裝框(2)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