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關(guān)于一種電鍍液擾動裝置及一種電鍍液擾動裝置的操作方法以及一種電鍍槽裝置。
背景技術(shù):
1、一般而言,在電路板的制作過程中,電鍍處理為其中重要制程,而噴射式電鍍法是目前較為通用的電鍍方法之一。噴射式電鍍法主要將電鍍槽內(nèi)含有金屬離子的電鍍液直接噴灑于需要被電鍍的電路板上。然而,目前的噴射式電鍍法的噴嘴在工作時為直線正對式噴射,其噴射范圍有限,因此電路板的一些死角部位無法被確實噴射電鍍液,造成噴射電鍍的盲區(qū),影響了電路板的整體電鍍質(zhì)量。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一技術(shù)實施例為一種電鍍液擾動裝置。
2、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一種電鍍液擾動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板、連動件、噴管以及樞接件。第一支撐板具有樞接部。連動件具有第一部分。連動件的第一部分靠近第一支撐板的樞接部。噴管位于連動件上。噴管具有噴嘴。噴嘴配置以被電鍍液浸泡。樞接件的第一端樞接于第一支撐板的樞接部。樞接件的相對于該第一端的一第二端連接噴管與連動件的第一部分。當連動件的第一部分移動時,樞接件相對于樞接部轉(zhuǎn)動且噴管跟著連動件的第一部分移動,使噴管的噴嘴擺動以擾動電鍍液。
3、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樞接部、噴管、噴嘴及樞接件的數(shù)量分別為至少一個。
4、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樞接部位于噴管遠離噴嘴的一側(cè),且當連動件的第一部分被驅(qū)動時,樞接件以第一端為軸心帶動第二端轉(zhuǎn)動,使得噴管上被電鍍液l浸泡的噴嘴以扇形方式來回擺動。
5、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噴嘴具有初始噴出方向,噴嘴擺動使得噴嘴具有第一預定噴出方向,初始噴出方向與第一預定噴出方向的第一夾角小于30度,噴嘴擺動使得噴嘴具有相對于第一預定噴出方向的第二預定噴出方向,初始噴出方向與第二預定噴出方向的第二夾角小于30度。
6、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連動件具有初始位置以及相對于初始位置的兩側(cè)的第一極限位置與第二極限位置,連動件從初始位置到第一極限位置、從第一極限位置到第二極限位置以及從第二極限位置回到初始位置的周期在3秒至5秒之間。
7、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噴管具有開孔。噴管的開孔配置以抽入電鍍液。噴管的噴嘴配置以噴出電鍍液。噴管為復數(shù)個噴管,噴嘴為復數(shù)個噴嘴。
8、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樞接部的個數(shù)對應樞接件的個數(shù)。
9、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支撐板具有第一滑軌。連動件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一滑軌中。
10、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電鍍液擾動裝置還包括第二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具有第二滑軌。連動件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二滑軌中。噴管位于連動件的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
11、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樞接部為復數(shù)個樞接部,且這些樞接部的排列方向平行于連動件的第一部分的長度方向。
12、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shù)實施例為一種電鍍槽裝置。
13、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一種電鍍槽裝置包括上述的電鍍液擾動裝置以及推桿。推桿延伸至電鍍液擾動裝置中。連動件的第三部分連接推桿的一端。連動件的第三部分位于連動件的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
14、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電鍍槽裝置還包括作動組件。作動組件位于電鍍液擾動裝置外。作動組件連接推桿的另一端。
15、本發(fā)明的一技術(shù)實施例為一種電鍍液擾動裝置的操作方法。
16、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一種電鍍液擾動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使噴管的噴嘴被電鍍液浸泡;移動連動件的第一部分,使樞接件相對于第一支撐板的樞接部轉(zhuǎn)動,其中樞接件的一端樞接于第一支撐板的樞接部,其另一端連接噴管與連動件的第一部分,且連動件的第一部分靠近第一支撐板的樞接部;以及當樞接件相對于樞接部轉(zhuǎn)動時,噴管跟著連動件的第一部分移動,使噴管的噴嘴擺動以擾動電鍍液。
17、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方法還包括從噴管的噴嘴噴出電鍍液,其中電鍍液從噴管的開孔進入至噴管中。
18、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噴管跟著連動件的第一部分移動使得噴嘴具有初始噴出方向,噴嘴擺動使得噴嘴具有第一預定噴出方向,初始噴出方向與第一預定噴出方向的第一夾角小于30度,噴嘴擺動使得噴嘴具有相對于第一預定噴出方向的第二預定噴出方向,初始噴出方向與第二預定噴出方向的第二夾角小于30度。
19、在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噴管跟著連動件的第一部分移動使得連動件具有初始位置以及相對于初始位置的兩側(cè)的第一極限位置與第二極限位置,連動件從初始位置到第一極限位置、從第一極限位置到第二極限位置以及從第二極限位置回到初始位置的周期在3秒至5秒之間。
20、在本發(fā)明上述實施方式中,電鍍槽裝置可借由電鍍液擾動裝置的連動件帶動樞接件相對于樞接部轉(zhuǎn)動,使噴管可跟著連動件的第一部分移動,噴管的噴嘴因此可擺動。如此一來,電鍍槽裝置的噴嘴可擺動式地噴出電鍍液,以擾動位于電鍍液擾動裝置中的電鍍液,使得電鍍液中的金屬離子可平均分布,以提升整體電鍍質(zhì)量。此外,噴管的噴嘴的移動使得噴出的電鍍液形成斜向噴射,可擴大噴嘴的噴射范圍,因此可噴灑到一些電路板不易被噴到的死角,使噴射電鍍可全面覆蓋電路板,以提高整體電鍍質(zhì)量。
1.一種電鍍液擾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鍍液擾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噴嘴(132)具有一初始噴出方向(d3),該至少一噴嘴(132)擺動使得該至少一噴嘴(132)具有一第一預定噴出方向(d4),該初始噴出方向(d3)與該第一預定噴出方向(d4)的第一夾角(θ1)小于30度,該至少一噴嘴(132)擺動使得該至少一噴嘴(132)具有相對于該第一預定噴出方向(d4)的一第二預定噴出方向(d5),該初始噴出方向(d3)與該第二預定噴出方向(d5)的第二夾角(θ2)小于30度。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鍍液擾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連動件(120)具有一初始位置以及相對于該初始位置的兩側(cè)的一第一極限位置與一第二極限位置,該連動件(120)從該初始位置到該第一極限位置、從該第一極限位置到該第二極限位置以及從該第二極限位置回到該初始位置的周期在3秒至5秒之間。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鍍液擾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噴管(130)具有一開孔(134),該開孔(134)配置以抽入該電鍍液(l),該至少一噴管(130)的該至少一噴嘴(132)配置以噴出該電鍍液(l),該至少一噴管(130)為復數(shù)個噴管(130),該至少一噴嘴(132)為復數(shù)個噴嘴(132)。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鍍液擾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樞接部(112)的個數(shù)對應該至少一樞接件(140)的個數(shù)。
6.如權(quán)利要求所1述的電鍍液擾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支撐板(110)具有一第一滑軌(114),該連動件(120)的該第一部分(122)位于該第一滑軌(114)中。
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鍍液擾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支撐板(150),具有一第二滑軌(154),其中該連動件(120)的一第二部分(124)位于該第二滑軌(154)中,該至少一噴管(130)位于該連動件(120)的該第一部分(122)與該第二部分(124)之間。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鍍液擾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樞接部(112)為復數(shù)個樞接部(112),且該些樞接部(112)的排列方向(d1)平行于該連動件(120)的該第一部分(122)的長度方向(d2)。
9.一種電鍍槽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10.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電鍍槽裝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11.一種電鍍液擾動裝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12.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鍍液擾動裝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從該至少一噴管(130)的該至少一噴嘴(132)噴出該電鍍液(l),其中該電鍍液(l)從該至少一噴管(130)的開孔(134)進入至該至少一噴管(130)中。
13.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鍍液擾動裝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噴管(130)跟著該連動件(120)的該第一部分(122)移動使得該至少一噴嘴(132)具有一初始噴出方向(d3),該至少一噴嘴(132)擺動使得該至少一噴嘴(132)具有一第一預定噴出方向(d4),該初始噴出方向(d3)與該第一預定噴出方向(d4)的第一夾角(θ1)小于30度,該至少一噴嘴(132)擺動使得該至少一噴嘴(132)具有相對于該第一預定噴出方向(d4)的一第二預定噴出方向(d5),該初始噴出方向(d3)與該第二預定噴出方向(d5)的第二夾角(θ2)小于30度。
14.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鍍液擾動裝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噴管(130)跟著該連動件(120)的該第一部分(122)移動使得移動該連動件(120)使得該連動件(120)具有一初始位置以及相對于該初始位置的兩側(cè)的一第一極限位置與一第二極限位置,該連動件(120)從該初始位置到該第一極限位置、從該第一極限位置到該第二極限位置以及從該第二極限位置回到該初始位置的周期在3秒至5秒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