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油井井筒修復,具體地涉及油井井筒修復裝置和油井井筒修復設備。
背景技術:
1、在油氣井的開采末期,由于各種原因,油井井筒產(chǎn)生損傷?,F(xiàn)有的傳統(tǒng)處理方式是向油井井筒損傷部位擠壓水泥進行封堵。在該方式中,需要使用安裝于地面且用于供應水泥的水泥提供裝置、從地面延伸到油井井筒中的水泥輸送裝置和使水泥能夠順利從輸送裝置中擠出的加壓裝置等。所以傳統(tǒng)修復工藝需要使用諸多大型設備,并且修復過程需要位于地面處的裝置和位于油井井筒中的裝置進行多環(huán)節(jié)的配合,修復過程復雜。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油井井筒損傷修復過程復雜的問題。
2、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一方面提供一種油井井筒修復裝置,該油井井筒修復裝置包括驅動機構和涂覆機構,涂覆機構包括涂覆器外殼和涂覆部件,涂覆器外殼套設在涂覆部件的周向外側,涂覆器外殼中還設有沿其軸向間隔分布的加熱部件和用于容納修復材料的容置腔;涂覆部件連接于驅動機構以受驅動機構的驅動而沿涂覆器外殼的軸向方向往復移動;涂覆部件中設有用于向油井井筒損傷部位施加修復材料的引導通道,引導通道設置為基于驅動機構的驅動而與容置腔連通或者斷開連通;加熱部件設置為能夠對進入到引導通道中的修復材料進行加熱,以使從容置腔流入引導通道并從引導通道流出的修復材料以熔融形態(tài)涂覆在油井井筒損傷部位。
3、在一些實施例中,涂覆部件包括噴涂嘴和第一軸體部件;沿著涂覆器外殼的軸向,第一軸體部件的首端與驅動機構連接,噴涂嘴的首端與第一軸體部件的末端連接,噴涂嘴和第一軸體部件受驅動機構的驅動而沿著涂覆器外殼的軸向往復移動;噴涂嘴中設有用于向油井井筒損傷部位施加修復材料的噴嘴通道,第一軸體部件中設有與噴嘴通道連通的軸體通道,噴嘴通道和軸體通道限定引導通道;基于驅動機構的驅動,噴嘴通道通過軸體通道與容置腔連通或者斷開連通。
4、在一些實施例中,容置腔周向圍繞第一軸體部件設置;第一軸體部件的徑向側壁上設有多個周向間隔分布的進料口,進料口通過軸體通道與噴嘴通道連通;基于驅動機構的驅動,隨第一軸體部件移動的進料口與容置腔連通或者斷開連通。
5、在一些實施例中,涂覆機構還包括第二軸體部件;沿著涂覆器外殼的軸向,第二軸體部件的末端與第一軸體部件的首端通過花鍵結構連接,并且第一軸體部件穿過涂覆器外殼的末端的末端殼壁;第一軸體部件的徑向外側面與末端殼壁螺紋連接;驅動機構包括旋轉電機機構和電力傳輸機構,旋轉電機機構的電機轉軸與第一軸體部件的首端固定連接;電力傳輸機構能夠將電纜線的電力傳輸?shù)叫D電機機構的接電結構處;基于旋轉電機機構的轉軸的轉動,第一軸體部件做旋入或者旋出涂覆器外殼的運動,并且對應的使進料口與容置腔連通或者斷開連通。
6、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力傳輸機構為馬籠頭機構,旋轉電機機構的接電結構與馬籠頭機構的輸電結構輸出端連接,馬籠頭機構的輸電結構輸入端用于與電纜線連接。
7、在一些實施例中,容置腔與旋轉電機機構之間設有第一隔熱板,第二軸體部件穿過第一隔熱板,第一隔熱板與涂覆器外殼之間周向環(huán)設有第一密封圈。
8、在一些實施例中,噴嘴通道具有用于修復材料流出的噴嘴出口段,噴嘴出口段中設有防回流結構。
9、在一些實施例中,防回流結構包括沿噴嘴出口段的周向間隔分布的多個防回流部件;防回流部件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防回流部件的固定端與噴嘴出口段的徑向內(nèi)側壁固定連接,防回流部件的自由端與噴嘴出口段的徑向內(nèi)側壁間隔開;沿著從噴嘴出口段的入口到噴嘴出口段的出口的方向,防回流部件自固定端到自由端向噴嘴出口段的出口傾斜延伸。
10、在一些實施例中,加熱部件和容置腔之間設有第二隔熱板,第一軸體部件穿過第二隔熱板,第二隔熱板和涂覆器外殼之間周向設有第二密封圈。
11、在一些實施例中,加熱部件為多個相互連接的加熱片,所有加熱片周向環(huán)繞第一軸體部件設置,并且加熱片能夠與電纜線連接。
12、本發(fā)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油井井筒修復設備,該油井井筒修復設備包括控制機構和上述油井井筒修復裝置,控制機構能夠設置于地面,控制機構用于控制油井井筒修復裝置的開啟和關停。
13、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使驅動機構驅動涂覆部件移動,以使引導通道與容置腔連通,進而使修復材料進入到引導通道中,并且進入到引導通道會被加熱部件加熱為熔融狀態(tài),并且流出引導通道的熔融狀態(tài)修復材料會涂覆在油井井筒損傷部位;當油井井筒損傷部位修復完成之后,驅動機構驅動涂覆部件移動,以使引導通道與容置腔斷開連通。所以僅需要控制驅動裝置即完成對油井井筒損傷部位的修復,沒有使用過多的大型設備,油井井筒修復裝置能夠簡化對油井井筒損傷部位的修復過程。
1.一種油井井筒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機構(1)和涂覆機構(2),所述涂覆機構(2)包括涂覆器外殼(21)和涂覆部件(22),所述涂覆器外殼(21)套設在所述涂覆部件(22)的周向外側,所述涂覆器外殼(21)中還設有沿其軸向間隔分布的加熱部件(211)和用于容納修復材料的容置腔(21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井筒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部件(22)包括噴涂嘴(223)和第一軸體部件(222);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井井筒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212)周向圍繞所述第一軸體部件(222)設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油井井筒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機構(2)還包括第二軸體部件(23);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井井筒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力傳輸機構為馬籠頭機構(12),所述旋轉電機機構(11)的接電結構與所述馬籠頭機構(12)的輸電結構輸出端連接,所述馬籠頭機構(12)的輸電結構輸入端用于與電纜線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油井井筒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212)與所述旋轉電機機構(11)之間設有第一隔熱板(214),所述第二軸體部件(23)穿過所述第一隔熱板(214),所述第一隔熱板(214)與所述涂覆器外殼(21)之間周向環(huán)設有第一密封圈(2141)。
7.根據(jù)權利要求2-5中任一項所述的油井井筒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通道(2231)具有用于修復材料流出的噴嘴出口段(2232),所述噴嘴出口段(2232)中設有防回流結構。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油井井筒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結構包括沿所述噴嘴出口段(2232)的周向間隔分布的多個防回流部件(2233);
9.根據(jù)權利要求2-5中任一項所述的油井井筒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部件(211)和所述容置腔(212)之間設有第二隔熱板(215),所述第一軸體部件(222)穿過所述第二隔熱板(215),所述第二隔熱板(215)和所述涂覆器外殼(21)之間周向設有第二密封圈(2151)。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油井井筒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部件(211)為多個相互連接的加熱片,所有所述加熱片周向環(huán)繞所述第一軸體部件(222)設置,并且所述加熱片能夠與電纜線連接。
11.一種油井井筒修復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機構(3)和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油井井筒修復裝置,所述控制機構(3)能夠設置于地面,所述控制機構(3)用于控制所述油井井筒修復裝置的開啟和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