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首飾或裝飾工藝用的人造變色寶石。
由于天然寶石資源有限,大顆的完美寶石更是十分貴重,人們早就進行了關于天然寶石成礦條件的研究,以模擬制造人造寶石。目前國內外生產(chǎn)的人造寶石大體上可分為玻璃和晶體兩大類,玻璃(可摻入各種顏色)的生產(chǎn)比較容易,但硬度小,折射率低,缺乏各向異性的折光作用,做成首飾沒有光澤,這種人造寶石多用于低檔廉價的首飾中;人工晶體則主要是完全仿效天然寶石的成分制成的單晶體,其化學性能和物理性能與天然寶石無異,價格也比較昂貴?,F(xiàn)在已能生產(chǎn)的單晶寶石有水晶(折射率為1.55),紅寶石(折射率為1.76),藍寶石(折射率為1.76),鋯石(折射率為1.93)等幾種,這些人造晶體寶石均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色澤鮮艷可愛;2)透明度好;3)硬度高,機械性能好,可加工成各種形狀,不易損壞。但目前的人造寶石折射率仍然不夠大,跟鉆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鉆石的折射率為2.4);另外,作為裝飾物,還可以發(fā)展各種美麗顏色以至可變色的透明寶石。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高折射率的、可變色的人造晶體寶石,使同一顆寶石在不同光照射下由玫瑰紅色變成淡紫或淡藍色,在可見光范圍內,折射率可高達2.2至2.3。
本發(fā)明采用在含氧八面體鈮酸鹽單晶中摻入稀土金屬元素(如釹等)的方法,制成高折射率的人造變色寶石,在白熾燈或太陽光照射下,寶石呈玫瑰紅色或淡紅色,在日光燈下卻呈現(xiàn)淡紫或淡藍色,其折射率為2.2至2.3,接近鉆石的折射率,遠遠超過現(xiàn)有各種人造晶體寶石,莫氏硬度為7,易于切割及研磨加工,物理性能及化學性能穩(wěn)定。
高折射率人造變色寶石的配制方法如下:在含氧八面體結構的鈮酸鹽中,Nb5+離子處于氧八面體的中心,這類鹽包括:A1+NbO3結構、B2+Nb2O6結構或A1+B2+2Nb5O15結構,其中A為正1價金屬離子,B為正2價金屬離子,A、B各自又可以包含兩種以上復合離子,如A=LixKyNaz,x+y+z=1,B=BaxSryMgz,x+y+z=1;在上述鈮酸鹽中添加入占A、B正離子總數(shù)目的0~15%的稀土金屬離子,如Nb3+……,具體配方見表一
表一高折射率人造變色寶石配方
SrO49.6克
BaO47.6克
K2O6.9克
Na2O4.2克
Nb2O311.2克
Bb2O5268克
(上述原材料中的金屬氧化物也可以用相應的碳酸鹽折算)。
將上述原材料用乙醇混合球磨二十四小時,然后將球磨后的料漿用5噸/厘米2左右的壓力壓成粗坯,在約1300℃溫度下燒結18小時,使之反應生成鈮酸鹽,把燒結后的坯料置于鉑坩堝之中,在提拉生長單晶系統(tǒng)中熔化后,用C軸(或其它軸)的籽晶引晶,提拉生長,溫度保持在1500℃,提拉速度為3~5毫米/小時,晶體轉速20~40轉/分,大氣氣氛。拉出的單晶外形為四方柱(或四面對稱棱柱)、透明、呈淡紅或玫瑰紫色,在日光燈下呈淡藍色,其可見光及近紅外波段的吸收光譜如圖1所示。晶體密度為5.19克/厘米3,莫氏硬度為7,晶格參數(shù):a=12.4019埃,c=3.9218埃,晶格對稱性:點群4mm(室溫)。其折射率見表二。
表二高折射率人造變色寶石的折射率
照射光波長(埃)none
63302.30662.2490
56102.33582.2747
本人造變色寶石由于折射率較高,在不同光照射下顏色會發(fā)生變化,物理性能及化學性能穩(wěn)定,是人造首飾或其它裝飾品的較為理想的材料,估計在國內外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潛力。
1、一種人造寶石,其特征是在含氧八面體鈮酸鹽中摻入稀土元素(如Nd3+),它的折射率為2.2至2.3,在不同光照下會改變顏色。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說的人造寶石,其特征是在結構通式為:A1+NbO3、B2+Nb2O6或A1+B2+2Nb5O15的鈮酸鹽中,摻入占A、B正離子總數(shù)目的0~15%的釹(Nd3+),用提拉法生長成的單晶體。
3、一種如權利要求1,2所說的人造寶石,其特征是:寶石在白熾燈下呈玫瑰紅色,在太陽光下呈淡紅色,在日光燈下呈淡紫或淡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