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有關支承臺的平衡器,支承臺中有一付支架支撐繪圖機械或醫(yī)療機械,支架可以在幾乎與地面水平和幾乎與地面垂直的狀態(tài)之間,按任何需要的角度傾斜,也可以使支架升高。改進的平衡器中,支撐支架的旋轉桿用彎曲橫杠的彈性力,在平衡的方向上增能。
用彎曲橫杠的傳統(tǒng)平衡器在日本實用新型公告第55-125132號中有所揭示。從上述公告可以清楚看到:給予支架的平衡力是來自單根的彎曲橫杠。平衡力的調節(jié)通過把彎曲橫杠在彎曲方向上移動而進行的。
問題在于平衡器只適合于在小幅度中調節(jié)平衡力,但是,因為單根的彎曲橫杠的彎曲量是有限度的,所以不能對平衡力作大幅度的調節(jié)。然而,當裝配在支架上的機器更換時,機器的重量可能有很大的變化,便需要對平衡力作大幅度的變化。
基于上述原因,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平衡器,而可以簡便地大幅度調節(jié)平衡力。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有如下的結構:在支承臺的平衡器中,在基礎板6,8之間,放置橫杠架40,42,基礎板6,8固定在一對支腿件2,4上,若干彎曲橫杠46以可在縱向上滑動的方式,安放在橫杠架40,42上,旋轉桿14,16可在基礎板6,8上的樞軸上3旋轉,彎曲橫杠46的端部區(qū),和旋轉桿14,16的活動部份連接,彎曲橫杠46的彈性力,作用在旋轉桿14,16上,作與旋轉桿14,16因重力作用,使旋轉桿14,16旋轉的方向相反的旋轉,本發(fā)明的特征為至少彎曲橫杠46的一端端面,和基礎板6,8中之至少一個基礎板6相對,在基礎板6上的相對于彎曲橫杠46一個端面的位置上,制作一個孔48,在這狀態(tài)下時彎曲橫杠46的彎度消失。
在上述結構中,當把旋轉桿14,16在抬升的方向上旋轉,直到若干彎曲橫杠46的彎度消失,彎曲橫杠46的端面和基礎板6上的孔48相對。操作者可以按需要,從若干彎曲橫杠46中,抽出一定數(shù)目的彎曲橫杠46,而簡便地在一個大幅度范圍內調節(jié)彎曲橫杠46的平衡力。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中所示的一個實施方案,對本發(fā)明的結構作詳盡的敘述。
數(shù)碼2,4表示支腿件,而基礎板6,8焊接固定在支腿件上部的內表面上。蓋板10,12以可拆卸的方式,用螺絲固定在支腿件2,4上部的外表面上。標圖號22表示一根管狀橫桿,螺栓18插在基礎板6,8上的孔中,擰在固定在橫桿22兩端上的帶鉚接凸緣螺母24中,有一個間隔件20插在螺栓18處,夾在基礎板6,8和帶鉚接凸緣螺母14之間,用螺栓18的力夾緊。標圖號14,16表示板形旋轉桿,在旋轉桿14,16底端部份區(qū)域中鉆孔,以可旋轉的方式,安裝在間隔件20的外周緣表面上。有一個長孔26,鉆在旋轉桿14,16的底端部份上。標圖號28,30表示焊接固定在橫桿22上的彈性調節(jié)板,在彈性調節(jié)板上,制作弧形長孔32。插在基礎板6,8上的開孔中的螺栓34,以可滑動的方式插在長孔32中。螺栓34擰在螺母36′,38′中,間隔件36,38插放在螺栓34的螺紋部份上。標圖號40,42表示板形橫杠架,橫杠和橫桿22固定。在橫杠40,42的偏心部份上,制作一個長孔44,有三根彎曲橫杠46插在長孔44中。彎曲橫杠46的兩端區(qū)域,插在旋轉桿14,16底端部份上的長孔26中,彎曲橫杠46的兩端端面,和附近的基礎板6,8的內表面相對。供橫杠插入和拔出的孔48,開在基礎板6上。當把旋轉桿14向抬升的方向旋轉時,把孔48調定到與長孔26的一部份重合,直到彎曲橫杠46的彎度消失。有管形加強桿50,52安裝在兩旋轉桿14,16的中部之間和頂部之間,支架54,56以可旋轉的方式,用一個制動機構,安裝在加強桿52的兩端的附近,有一個頂板支撐架58固定在支架54,56上。頂板59和頂板支撐架58固定標圖號60表示一根連桿,連桿的一端,利用制動機構,以可旋轉的方式,安裝在加強桿52上,連桿60的另一端以樞軸的方式和連桿62的一端連接,連桿62以樞軸的方式和基礎板6連接。標圖號64,66表示角度定位臂,每定位臂的一端以可旋轉的方式分別和旋轉桿14,16的中部固定,定位臂64,66上的另一長孔,以可滑動的方式安裝在一個螺桿70上,用旋柄擰在固定在支腿件2,4上的螺母68中。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案中的操作方法,將在下文中予的敘述。
把連桿60靠緊加強桿52的制動力釋放,再把定位臂64,66和支腿件2,4之間松開,在這樣的情況下旋轉桿14,16可以在一個與地面垂直的平面內,以間隔件20為中心旋轉,依靠旋轉桿14,16的旋轉動作把頂板支架58上升。當把一個醫(yī)療機械或繪圖機械安裝在頂板59上時,在旋轉桿14,16上,產(chǎn)生一個以間隔件20為中心的向下的轉矩。把螺栓34預先在調節(jié)板28上的長孔32的中間部份上定位,并向夾緊的方向旋轉,彈性調節(jié)板28,30便和基礎板6,8固定。通過這樣的安排,便可以通過彈性調節(jié)板28,30,把橫桿22和基礎板6,8固定。當旋轉桿14,16以間隔件20為中心向下落的方向旋轉時,和旋轉桿14,16底部上的長孔44連接的彎曲橫桿46彎曲,作用在旋轉桿14,16上的轉矩的方向與向下落方向的轉矩相反。結果,旋轉桿14,16由彎曲橫杠46的彈力保持平衡,使它不會向著下落的方向突然旋轉。在需要把安裝在頂板59上的機器改換成一臺較輕的機器時,作用在旋轉桿14,16上的平衡力需要調節(jié)的幅度很大,便把旋轉桿14,16升高,使彎曲橫杠46的彎度消失,把螺桿70上的旋柄72,74在升高的位置上向夾緊的方向旋轉,夾緊旋轉桿14,16。在這種情況下,旋轉桿14底端部份上的長孔26,一部份和基礎板6上的孔48重合,如圖3(b)所示。然后將蓋板10拆去,將一根彎曲橫杠46從基礎板6上的孔48中抽出。這時,由于彎曲橫杠46不彎曲,彎曲橫杠46和旋轉桿14,16上的長孔26的孔壁表面之間沒有摩擦力,便可以把彎曲橫杠46從基礎板6上的孔48中抽出。在將彎曲橫杠46從橫杠架40,42中抽出以后,用一根直徑相同而短一些的橫杠,插到橫杠架40,42上的長孔44的基余部份中去,并將另外兩根彎曲橫杠46中的一根,放在長孔44的一部份中。作這樣安排便可將一根彎曲橫杠46從孔48中抽出。同樣可以在基礎板8的一側上制作孔48。對于平衡力的微調,可以通過把螺栓34放松,旋轉彈性調節(jié)板28,旋轉橫桿22作調節(jié),把螺栓34在需要的角度位置上夾緊固定,把橫桿22固定。在增加彎曲橫杠時,把調節(jié)板28退到需要的角度上去,將短橫杠從橫杠架40,42中抽出,把孔48和旋轉桿14上的長孔26的一部份重合,然后把彎曲橫杠46通過孔48,插入旋轉桿14上的長孔26,橫杠架40,42的長孔44,和旋轉桿16上的長孔中去。而且也可以采用另一種安排,把支架58直接安裝在旋轉桿14,16上通過旋轉桿14的旋轉動作,使支架58按需要作相對于地面的角度傾側。
如上文所述,本發(fā)明的作用是在若干彎曲橫杠的彎度消失時把彎曲橫杠抽出,對平衡力作大范圍內的調節(jié)。
附圖內容如下:
圖1為前視圖,圖2為側視圖,圖3為解說圖。
2,4…支腿件,6,8…基礎板,10,12…蓋板,14,16…旋轉桿,18…螺栓,20…間隔件,22…橫桿,24…帶鉚接凸緣螺母,28,30…彈性調節(jié)板,40,42…橫杠架,46…彎曲橫杠,48…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