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酶工程,具體涉及一種來源于魯杰氏菌(ruegeriasp.tm1040)的氨基轉(zhuǎn)移酶突變體及其制備手性內(nèi)酰胺類化合物的方法及其應(yīng)用。
背景技術(shù):
1、手性芳基胺及其類似物是一種重要的藥物合成前體,是很多api的重要合成前體,是多種處于臨床階段的創(chuàng)新化學藥的重要砌塊,比如cx-8998阿托戈潘、西那卡塞、西格列汀等等。此前的合成方法通常是以鈀、鉑、銠、釕等不可回收的貴金屬作為催化劑,成本較高,或者以鎳等重金屬作為催化劑,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且過程中需要在密閉反應(yīng)裝置中使用高壓氫氣,安全風險較高。與化學法相比,酶催化法具備特異性好、純度高、反應(yīng)溫和、成本低等特點,氨基轉(zhuǎn)移酶是用來合成手性芳基胺及其類似物的一種重要方法,綠色環(huán)保,且應(yīng)用較多,例如西他列汀的合成(science,2010,329,305-309-biocatalytic?asymmetricsynthesis?of?chiral?amines?from?ketones?applied?to?sitagliptin?manufacture)。
2、手性內(nèi)酰胺類化合物是一種重要的藥物合成前體,是多種處于臨床階段的創(chuàng)新化學藥的重要砌塊。
3、此前的合成方法需要多步化學反應(yīng),步驟多、收率低、成本高、原子經(jīng)濟性差、對環(huán)境不友好,不是一條綠色可持續(xù)的合成路線;通過酶催化的方法來合成手性內(nèi)酰胺,可縮短路線至1步,且原子經(jīng)濟性高,反應(yīng)主要在水溶液中進行,安全環(huán)保,符合綠色化學原則。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合成手性內(nèi)酰胺的化合物的化學方法成本高、原子經(jīng)濟性差,為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及其應(yīng)用,采用該轉(zhuǎn)氨酶突變體制備手性內(nèi)酰胺化合物,收率可達85%以上,e.e.值可達98%以上,具有收率高、純度高,后處理簡便等優(yōu)點,對環(huán)境友好,可作為一條綠色可持續(xù)的合成路線。
2、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化合物ii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在溶劑中,在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存在下,將化合物i和氨基供體進行如下式所示的轉(zhuǎn)氨反應(yīng),得到化合物ii;
3、
4、其中,
5、r1、r2、r3、r4和r5獨立地為h、鹵素、氨基、c1-4烷基、羧基、羥基、c1-4烷氧基或硝基;
6、r6為c2-6烷基;
7、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具有選自以下1個或多個位點的氨基酸殘基的差異:
8、第1位、第2位、第3位、第19位、第47位、第49位、第50位、第55位、第56位、第59位、第68位、第76位、第86位、第87位、第88位、第108位、第118位、第120位、第141位、第152位、第155位、第157位、第159位、第162位、第168位、第170位、第178位、第191位、第214位、第231位、第234位、第243位、第251位、第303位、第320位、第324位、第341位、第376位、第382位、第402位、第405位、第416位和第420位。
9、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的差異為缺失、增加或替換,優(yōu)選為替換。
10、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可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具有選自以下1個或多個位點的氨基酸殘基的差異:
11、第1位、第2位、第3位、第19位、第47位、第49位、第56位、第59位、第76位、第86位、第87位、第88位、第108位、第118位、第120位、第141位、第152位、第155位、第157位、第159位、第162位、第168位、第178位、第214位、第231位、第234位、第243位、第303位、第320位、第324位、第341位、第376位、第382位、第405位和第420位。
12、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具有選自以下1個或多個位點的氨基酸殘基的差異:
13、第2位、第3位、第19位、第47位、第49位、第59位、第76位、第86位、第87位、第88位、第108位、第118位、第120位、第141位、第152位、第155位、第157位、第162位、第168位、第178位、第214位、第231位、第234位、第243位、第303位、第320位、第324位、第341位、第382位和第420位。
14、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k、l、n、p、q、r、s、t、v或w;
15、和/或,第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k、m、q、r、s、t或y;
16、和/或,第3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c、e、f、h、i、l、m、n、q、r、s、t、v、w或y;
17、和/或,第19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d、e、g、h、i、k、l、m、n、p、q、r、t、v、w或y;
18、和/或,第47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f、g、h、i、k、l、m、p、q、r、s、t、v、w或y;
19、和/或,第49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k、l、n、p、q、r、s、v、w或y;
20、和/或,第50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h、i、l、m、n、p、q、r、s、t、v或w;
21、和/或,第55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g、h、i、k、m、n、p、q、r、s、t、v、w或y;
22、和/或,第56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c、d、g、h、i、k、l、m、n、p、q、r、s、t、v、w或y;
23、和/或,第59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d、e、f、g、h、i、k、l、m、n、p、q、r、s、t、v或w;
24、和/或,第6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f、g、h、i、k、l、m、n、p、r、s、t、v、w或y;
25、和/或,第76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e、f、g、h、i、k、l、n、p、q、r、s、t、v、w或y;
26、和/或,第86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k、l、n、q、r、t、v、w或y;
27、和/或,第87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i、k、l、m、n、p、q、r、s、t或v;
28、和/或,第8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g、h、i、k、l、m、n、p、q、s、t或y;
29、和/或,第10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e、f、g、l、n、p、q、r、s、t、v、w或y;
30、和/或,第11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h、i、l、m、n、p、q、r、s、t、v、w或y;
31、和/或,第120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d、e、f、g、h、i、k、l、m、n、p、q、r、t、v、w或y;
32、和/或,第14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f、g、h、i、k、m、n、r、s、t、v、w或y;
33、和/或,第15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h、i、k、l、m、n、p、q、r、s、t、v或w;
34、和/或,第155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k、m、n、p、q、r、t、v或w;
35、和/或,第157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d、e、f、g、h、i、k、m、n、p、q、r、s、t、v或y;
36、和/或,第159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k、l、m、p、q、r、s、v、w或y;
37、和/或,第16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d、e、f、g、h、i、k、m、n、p、q、s、t、v、w或y;
38、和/或,第16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e、g、h、i、k、l、m、n、p、q、r、s、t或y;
39、和/或,第170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l、m、n、q、r、s、t、v、w或y;
40、和/或,第17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k、l、m、p、r、s、t、v、w或y;
41、和/或,第19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f、h、i、k、l、m、n、p、q、r、t、v或y;
42、和/或,第214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k、l、m、n、p、q、s、t、w或y;
43、和/或,第23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e、f、i、k、l、m、n、p、q、r、s、v、w或y;
44、和/或,第234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d、e、f、g、h、k、l、m、n、p、q、r、s、t、v、w或y;
45、和/或,第243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f、g、h、i、k、n、p、r、s、t、v、w或y;
46、和/或,第25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l、m、n、p、r、s、t、v或w;
47、和/或,第303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d、e、g、h、i、k、l、m、n、p、q、r、t、v、w或y;
48、和/或,第320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k、l、m、n、p、q、r、s、t、v、w或y;
49、和/或,第324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c、d、e、f、g、h、i、k、l、m、n、p、q、r、s、t或y;
50、和/或,第34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l、m、n、p、q、r、s、t、v、w或y;
51、和/或,第376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k、m、n、p、q、r、s、t或w;
52、和/或,第38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i、m、n、p、q、r、s、t、v或y;
53、和/或,第40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e、f、g、h、i、m、p、q、r、s、t、v、w或y;
54、和/或,第405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c、d、e、f、g、h、i、k、l、m、q、r、s、t、v、w或y;
55、和/或,第416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d、e、f、g、h、n、p、q、r、v、w或y;
56、和/或,第420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d、e、f、g、h、i、k、l、m、n、p、q、s、v、w或y。
57、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可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l;
58、和/或,第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d或g;
59、和/或,第3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h或n;
60、和/或,第19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或w;
61、和/或,第47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y;
62、和/或,第49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n;
63、和/或,第56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s;
64、和/或,第59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l;
65、和/或,第76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i;
66、和/或,第86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
67、和/或,第87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f;
68、和/或,第8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
69、和/或,第10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n;
70、和/或,第11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s;
71、和/或,第120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t;
72、和/或,第14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r;
73、和/或,第15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f;
74、和/或,第155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
75、和/或,第157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v;
76、和/或,第159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s;
77、和/或,第16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m;
78、和/或,第16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
79、和/或,第17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r;
80、和/或,第214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y;
81、和/或,第23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
82、和/或,第234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m;
83、和/或,第243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h;
84、和/或,第303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n;
85、和/或,第320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f;
86、和/或,第324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m;
87、和/或,第34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m;
88、和/或,第376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i;
89、和/或,第38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m;
90、和/或,第405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r;
91、和/或,第420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q或y。
92、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g;
93、和/或,第3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h;
94、和/或,第19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w;
95、和/或,第47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y;
96、和/或,第49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n;
97、和/或,第59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l;
98、和/或,第76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i;
99、和/或,第86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
100、和/或,第87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f;
101、和/或,第8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
102、和/或,第10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n;
103、和/或,第11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s;
104、和/或,第120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t;
105、和/或,第14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r;
106、和/或,第15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f;
107、和/或,第155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
108、和/或,第157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v;
109、和/或,第16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m;
110、和/或,第16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
111、和/或,第178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r;
112、和/或,第214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y;
113、和/或,第23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a;
114、和/或,第234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m;
115、和/或,第243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h;
116、和/或,第303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n;
117、和/或,第320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f;
118、和/或,第324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m;
119、和/或,第341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m;
120、和/或,第382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m;
121、和/或,第420位氨基酸殘基替換為y。
122、在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具有4個至31個位點的氨基酸殘基的差異;較佳地,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具有11個至27個位點的氨基酸殘基的差異;例如15個、16個、17個、18個、19個、20個、21個、22個、23個、24個、25個、26個或27個。
123、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具有選自以下11個至27位點的氨基酸殘基的差異:
124、第1位、第2位、第3位、第19位、第47位、第49位、第56位、第59位、第76位、第86位、第87位、第88位、第108位、第118位、第120位、第141位、第152位、第155位、第157位、第159位、第162位、第168位、第178位、第214位、第231位、第234位、第243位、第303位、第320位、第324位、第341位、第376位、第382位、第405位和第420位;
125、較佳地,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具有選自以下11個至27位點的氨基酸殘基的差異:
126、第1位、第2位、第3位、第19位、第47位、第49位、第56位、第59位、第76位、第86位、第87位、第88位、第108位、第118位、第120位、第141位、第152位、第155位、第157位、第159位、第162位、第168位、第178位、第214位、第231位、第234位、第243位、第303位、第320位、第324位、第341位、第376位、第382位、第405位和第420位;
127、且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至少具有第19位、第59位、第86位、第87位、第88位、第152位、第155位、第168位、第231位、第234位和第382位點的氨基酸殘基的差異。
128、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具有選自以下18個至27位點的氨基酸殘基的差異:第2位、第3位、第19位、第47位、第49位、第59位、第76位、第86位、第87位、第88位、第108位、第118位、第120位、第141位、第152位、第155位、第157位、第162位、第168位、第178位、第214位、第231位、第234位、第243位、第303位、第320位、第324位、第341位、第382位和第420位;
129、較佳地,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具有選自以下18個至27位點的氨基酸殘基的差異:第2位、第3位、第19位、第47位、第49位、第59位、第76位、第86位、第87位、第88位、第108位、第118位、第120位、第141位、第152位、第155位、第157位、第162位、第168位、第178位、第214位、第231位、第234位、第243位、第303位、第320位、第324位、第341位、第382位和第420位;
130、且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至少具有第19位、第59位、第86位、第87位、第88位、第108位、第118位、第120位、第152位、第155位、第168位、第231位、第234位、第303位、第324位、第341位、第382位和第420位的差異。
131、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的差異如表1所示:
132、表1
133、
134、
135、
136、
137、
138、在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鹵素獨立地可為氟、氯、溴或碘。
139、在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c1-4烷基獨立地可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仲丁基、異丁基或叔丁基。
140、在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c1-4烷氧基獨立地可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異丁氧基或叔丁氧基。
141、在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c2-6烷基獨立地可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仲丁基、異丁基或叔丁基。
142、在某一實施方案中,r1、r2、r3、r4和r5為h。
143、在某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化合物i和化合物ii選自以下方案中的任一種:
144、方案1:化合物i為化合物ii為
145、方案2:化合物i為化合物ii為
146、方案3:化合物i為化合物ii為
147、方案4:化合物i為化合物ii為
148、方案5:化合物i為化合物ii為
149、方案6:化合物i為化合物ii為
150、所述溶劑為本領(lǐng)域此類反應(yīng)常規(guī)的溶劑,較佳地,所述溶劑為緩沖液;更佳地,所述溶劑選自硼酸鈉緩沖液、磷酸鉀緩沖液、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鹽酸緩沖液和三乙醇胺鹽緩沖液中的一種或多種;最佳地,所述溶劑為硼酸鈉緩沖液、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鹽酸緩沖液或三乙醇胺鹽緩沖液。
151、在某一實施方案中,所述溶劑與所述化合物i的體積質(zhì)量比值為(0.01-1)l/g;例如(0.05~0.5)l/g;再例如0.05l/g或0.1l/g。
152、所述的轉(zhuǎn)氨反應(yīng)中,所述氨基供體為本領(lǐng)域此類反應(yīng)常規(guī)的氨基供體,較佳地,所述氨基供體選自異丙胺、l-丙氨酸、dl-丙氨酸、l-賴氨酸、dl-賴氨酸、(s)-1-苯乙胺、(r)-1-苯乙胺、(rs)-1-苯乙胺、戊二胺、鄰苯二甲胺、鄰苯二甲胺鹽酸鹽、2-(4-硝基苯)乙胺和2-(4-硝基苯)乙胺鹽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更佳地,為異丙胺。
153、在某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氨基供體與所述化合物i的摩爾比為(3-30):1;例如(10-25):1,再例如11:1、12:1、21:1、22:1或23:1。
154、在某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氨基供體和所述溶劑以氨基供體的溶液的形式參與反應(yīng),較佳地,所述氨基供體的溶液中,所述氨基供體的摩爾濃度為0.1~1.5mol/l,例如0.2~1mol/l,再例如1mol/l。
155、在某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氨基供體的溶液的ph值為6.0-11.0,例如7-10.0,優(yōu)選為8.5、9或9.5。
156、在某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反應(yīng)的反應(yīng)體系中還包括輔酶,所述輔酶為本領(lǐng)域常規(guī)的氨基轉(zhuǎn)移酶的輔酶,例如磷酸吡哆醛。
157、在某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輔酶與所述化合物i的摩爾比為(0.001-1):1,例如(0.002-0.25):1,再例如0.009:1、0.017:1、0.018:1或0.019:1。
158、在某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的質(zhì)量與化合物i的質(zhì)量比為(0.01-1):1,例如(0.02-0.5):1,再例如0.02:1、0.2:1或0.5:1。
159、在某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反應(yīng)的溫度為20-55℃,例如為25-50℃,再例如27℃、37℃或47℃。
160、所述轉(zhuǎn)氨反應(yīng)的進程采用本領(lǐng)域此類反應(yīng)常規(guī)的監(jiān)測方法(例如tlc或upcc)進行檢測,所述的轉(zhuǎn)氨反應(yīng)的時間以所述化合物i消失或不再反應(yīng)為反應(yīng)終點,其可為4-50h,例如24h。
161、某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化合物ii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所述的溶劑中,在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和所述輔酶存在下,將所述化合物i與所述氨基供體進行轉(zhuǎn)氨反應(yīng),得到所述化合物ii。
162、某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轉(zhuǎn)氨反應(yīng)的反應(yīng)體系由所述溶劑、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所述輔酶、所述化合物i和所述的氨基供體組成。
163、某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化合物ii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64、(a)將所述輔酶、緩沖液和氨基供體進行混合,得到混合液;
165、(b)所述化合物i、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和與所述步驟(a)得到的混合液進行混合,進行所述轉(zhuǎn)氨反應(yīng),得到所述化合物ii。
166、所述轉(zhuǎn)氨反應(yīng)還包括后處理步驟,所述后處理為本領(lǐng)域此類反應(yīng)常規(guī)的后處理;較佳地,所述后處理包括下述步驟中的一種或多種:調(diào)ph值(例如用氫氧化鉀調(diào)節(jié)ph=13)、萃取(例如甲基叔丁基醚)和濃縮(例如減壓蒸餾)。
167、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滿足以下條件(1)和條件(2):
168、條件(1):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具有選自以下1個或多個位點的氨基酸殘基的差異:
169、第1位、第2位、第3位、第19位、第47位、第49位、第50位、第55位、第56位、第59位、第68位、第76位、第86位、第87位、第88位、第108位、第118位、第120位、第141位、第152位、第155位、第157位、第159位、第162位、第168位、第170位、第178位、第191位、第214位、第231位、第234位、第243位、第251位、第303位、第320位、第324位、第341位、第376位、第382位、第402位、第405位、第416位和第420位;
170、條件(2):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為在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至少具有1個選自以下位點的氨基酸殘基的差異:
171、所述1個位點選自第1位、第2位、第3位、第19位、第47位、第49位、第50位、第56位、第68位、第76位、第86位、第88位、第108位、第118位、第120位、第141位、第155位、第157位、第162位、第168位、第170位、第178位、第191位、第214位、第243位、第251位、第303位、第320位、第324位、第341位、第376位、第382位、第402位、第405位、第416位和第420位。
172、所述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的定義還可如本發(fā)明任一方案中所述。
173、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分離的核酸,其中所述核酸的多核苷酸序列編碼如上所述的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
174、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重組表達載體,其中所述重組表達載體包含如上所述的核酸。
175、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轉(zhuǎn)化體,其中所述轉(zhuǎn)化體包含如上所述的重組表達載體。
176、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如上所述的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的方法,其培養(yǎng)如上所述的轉(zhuǎn)化體并獲得含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的培養(yǎng)物。
177、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如上所述的轉(zhuǎn)氨酶的突變體在制備手性內(nèi)酰胺類化合物中的應(yīng)用。較佳地,所述的手性內(nèi)酰胺類化合物為如上所述化合物ii。
178、本發(fā)明中的氨基酸簡寫符號如無特殊說明均為本領(lǐng)域常規(guī),具體簡寫符號對應(yīng)的氨基酸如表2所示。
179、表2
180、
181、在不違背本領(lǐng)域常識的基礎(chǔ)上,上述各優(yōu)選條件,可任意組合,即得本發(fā)明各較佳實例。
182、本發(fā)明所用試劑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183、本發(fā)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發(fā)明從野生型的氨基轉(zhuǎn)基酶催化得到的是s手性內(nèi)酰胺(轉(zhuǎn)化率<1%),經(jīng)過定向進化得到若干催化活性更好的(s)-手性內(nèi)酰胺(轉(zhuǎn)化率≥90%,e.e.≥98%)、熱耐受性更好的突變體,目標產(chǎn)物收率可達85%以上,可作為一條綠色可持續(xù)的合成路線,具有較高的工業(yè)應(yīng)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