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啪啪,最新精品在线,国产ts一区二区,色亚洲一区二区,草草影院国产,久久国产99,欧美日韩四区

一種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42130843發(fā)布日期:2025-06-10 17:24閱讀:13來源:國知局

本發(fā)明屬于木薯種質篩選,具體涉及一種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


背景技術:

1、木薯為大戟科、木薯屬植物,別名木番薯、樹薯,是全球三大薯類作物之一,分布于南北緯30°之間?,F已被廣泛種植在非洲、亞洲和美洲的100多個國家或地區(qū),成為解決饑餓的重要熱帶作物,為10億人口提供必需的熱能來源和基本生活保障。目前,我國木薯栽培面積約29萬公頃,主要分布于廣西、廣東、云南和海南等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主要用于淀粉和酒精生產。

2、由于熱帶、亞熱帶存在多雨、雨季時間長的特點,在木薯結薯后,極易因塊根泡水時間過長導致呼吸受阻而腐爛,已成為木薯減產的主要原因之一???jié)承苑N質篩選,獲得木薯塊根即使泡水時間相對較長亦不會腐爛的品質,并進行種植推廣,對提高木薯的產量有著重要作用。

3、篩選耐澇木薯種質是獲得耐澇木薯品種的方法之一。篩選時,將多組盆栽木薯浸泡在裝有水的容器中,每天觀察記錄泡水后木薯葉片、木薯塊根的變化情況。由于木薯塊根是種在盆中的,塊根觀察時,需要先將盆拿出水面,再挖出盆中的部分泥土才能觀察到木薯塊根的腐爛情況。還能繼續(xù)泡水試驗的,再繼續(xù)進行泡水試驗,下次觀察塊根時再將盆拿起,重復上述操作觀察塊根腐爛情況。由于在試驗時間段每天需要觀察1-2次,如此需要反復重復上述的操作。

4、因此,在篩選試驗時,需要反復重復以下操作:木薯苗泡水、將盆提出水面,挖出泥土觀察塊根腐爛情況、木薯再次泡水、再次提出水面觀察等,存在著操作步驟較多且繁瑣的問題,而且觀察塊根時,泥土遮擋可能觀察不全面、挖土容易劃破木薯塊根、根須導致或加速其腐爛,致使所獲的數據不夠準確。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2、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包括:

4、s1、選取成熟、健康、無病蟲害、種莖規(guī)格相同的木薯種莖,均勻切段,再將各段木薯苗分別種植于不同的觀察盆內,露天管理;

5、s2、待木薯苗高40cm以上時,選擇高度相近的木薯苗連同觀察盆浸入水中;

6、s3、觀察盆浸泡7-20d,觀察記錄各組木薯的葉片、塊根變化;

7、s4、試驗結束時,葉片多數仍為綠色、塊根無腐爛的為篩選的耐澇木薯種質。

8、s1步驟中,觀察盆內除了使用泥土,還加入了泥炭土;泥土:泥炭土的重量比為3:1。

9、s1步驟中,木薯苗切段的長度為18-23cm。

10、s2步驟中,觀察盆浸入水中時,水淹沒泥土的高度為1.5-2.5cm。

11、進一步地,木薯苗分為兩個批次種植,兩個批次之間有時間間隔;待后一批木薯苗高40cm以上時,將兩個批次中高度相近的木薯苗連同觀察盆進入水中。

12、進一步地,兩個批次木薯苗的種植時間間隔為3個月。

13、進一步地,觀察盆包括內盆和外盆;所述內盆設于所述外盆的內部,且外側面與所述外盆的內側面相接觸;所述內盆在耐澇試驗中,可根據觀察需要將其向上提出水面,以觀察塊根浸水后的變化。

14、進一步地,所述內盆包括側板,所述側板上分布設置有若干個網孔。

15、進一步地,所述內盆還包括:上環(huán),設于所述內盆的頂部;下環(huán),設于所述內盆的底部;觀察區(qū),設于所述側板側面上,且所述觀察區(qū)上開設的觀察孔孔徑大于所述網孔的孔徑;所述側板上下兩端分別活動與所述上環(huán)、所述下環(huán)相連,以使所述側板相對所述上環(huán)、所述下環(huán)水平轉動時,可調整所述觀察區(qū)所處的位置。

16、進一步地,所述內盆的使用方法如下:

17、s5、將內盆置于外盆內,再木薯苗分別種植于不同的內盆中,露天管理;

18、s6、待木薯苗長至合適高度時,將所述觀察盆置于水中浸泡,浸泡時間為7-20d,水淹沒泥土的高度為1.5-2.5cm;

19、s7、觀察各組木薯苗耐澇情況時,將所述內盆向上提出水面,觀察其中的木薯塊根腐爛情況,可轉動所述側板,使其沿所述上環(huán)、所述下環(huán)水平轉動,從而使所述觀察區(qū)對應所述內盆不同的位置,以觀察該區(qū)域木薯塊根的腐爛情況;

20、s8、每次觀察記錄完畢后,再將所述內盆放入至所述外盆中,繼續(xù)浸泡。

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發(fā)明設置兩個批次的木薯苗,且兩個批次的種植時間間隔3個月,如此,在將觀察盆泡水時,能同時觀察到木薯塊根形成期、成熟期等不同生長階段泡水時的塊根變化,進而縮短耐澇木薯種植的篩選周期,提高效率。

23、2.觀察盆分為內盆和外盆,使用時,內盆置于外盆的內部,且內盆四周設置的網孔可以觀察到盆內塊根的泡水變化情況,避免了現有篩選方法必須將盆內的泥土挖出才能觀察到塊根,且部分處于盆底的塊根不易觀察的情況,使得獲得的數據更全面準確,觀察更為直觀且快捷。

24、2.內盆的側板可以沿著下環(huán)、上環(huán)轉動,從而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觀察區(qū)所處的位置,通過觀察孔扒開附近的泥土即可觀察不同區(qū)域塊根泡水后的變化,能更好地了解塊根是否腐爛、腐爛程度,以獲得更為準確的篩選數據。



技術特征:

1.一種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驟中,觀察盆(1)內除了使用泥土,還加入了泥炭土;泥土:泥炭土的重量比為3: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驟中,木薯苗切段的長度為18-23c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驟中,觀察盆(1)浸入水中時,水淹沒泥土的高度為1.5-2.5c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木薯苗分為兩個批次種植,兩個批次之間有時間間隔;待后一批木薯苗高40cm以上時,將兩個批次中高度相近的木薯苗連同觀察盆(1)進入水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兩個批次木薯苗的種植時間間隔為3個月。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觀察盆(1)包括內盆(2)和外盆(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盆(2)包括側板(21),所述側板(21)上分布設置有若干個網孔(2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盆(2)還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盆(2)的使用方法如下:


技術總結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效篩選耐澇木薯種質的方法,屬于木薯種質篩選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S1、選取成熟、健康、無病蟲害、種莖規(guī)格相同的木薯種莖,均勻切段,再將各段木薯種莖分別種植于不同的觀察盆1內,露天管理;S2、待木薯苗高40cm以上時,選擇高度相近的木薯苗連同觀察盆1浸入水中;S3、觀察盆1浸泡7?20d,觀察記錄各組木薯的葉片、塊根變化;S4、試驗結束時,葉片多數仍為綠色、塊根無腐爛的為篩選的耐澇木薯種質。本發(fā)明兩個批次的木薯苗且間隔3個月種植,再進行泡水試驗時,可同時篩選到木薯塊根形成期、成熟期等不同生長階段的耐澇種植,縮短篩選周期,提高效率。內盆置于外盆內,可通過網孔、觀察孔觀察塊根的泡水變化,以獲得更全面準確的數據。

技術研發(fā)人員:付海天,羅燕春,文峰,趙鑫鑫,趙英,葉從玉,韋祖生,韋麗君,陳炯宇,俞奔馳,黃建祺,徐釧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廣西亞熱帶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技術研發(fā)日:
技術公布日:2025/6/9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