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啪啪,最新精品在线,国产ts一区二区,色亚洲一区二区,草草影院国产,久久国产99,欧美日韩四区

電池包及電池包組裝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42326992發(fā)布日期:2025-07-01 19:46閱讀:10來源:國知局

本發(fā)明涉及電池包,尤其涉及一種電池包及電池包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1、

2、對于如何提高電池包的電量的問題,除提高單體電芯的能量密度外,提高電池包的成組率及空間利用率,是電池廠家的主要解決方案。傳統(tǒng)的ctp(cell?to?pack,電芯集成于電池包)方案需采用端板和扎帶的結構形式將電芯集成為一個電池模組,然后將多個電池模組裝配到整包箱體中,其中需要銅排連接各電池模組的輸出極,并且需要采用線束連接電池模組的低壓插件,將單個單體電芯的電壓和溫度采集信號傳輸?shù)骄€路板。這種的ctp方案不利于單體電芯排布,并且銅排及線束占用了較大的整包空間,導致電池包整包的空間利用率不高。

3、因此,亟需提供一種新型的電池包及電池包組裝方法,從而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包,該電池包的結構簡單,能夠減少零部件數(shù)量,從而提高電池包內(nèi)空間的利用率,提高能量密度,并且還能夠降低生產(chǎn)成本。

2、為達此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該電池包具體包括電池箱體、至少一個電池模組和模組壓條,上述電池箱體具有至少一個容納空間;上述電池模組對應設置于上述容納空間內(nèi),上述電池模組包括至少兩組沿第一方向堆疊的電芯組,每組上述電芯組包括2n+1個沿第二方向堆疊的單體電芯,上述單體電芯的頂壁沿上述第一方向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卡接槽;上述模組壓條沿上述第二方向延伸設置,上述模組壓條設置于上述單體電芯的頂部且位于兩組上述電芯組之間,沿上述第一方向相鄰的兩個上述單體電芯的上述卡接槽均粘接固定于上述模組壓條;上述第一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二方向;其中,n為正整數(shù),且上述電池模組的上述單體電芯串聯(lián)連接,上述電池模組的正輸出極和上述電池模組的負輸出極設置于上述電池模組沿上述第二方向的同一端。

4、可選地,上述卡接槽沿上述第二方向貫穿上述單體電芯設置,沿上述第一方向相鄰的兩個上述單體電芯的上述卡接槽互相連通,以使相鄰兩個上述電芯組之間形成有用于容納上述模組壓條的容納槽。

5、可選地,上述卡接槽的內(nèi)部底壁設置有注膠槽,沿上述第一方向互相連通的兩個上述卡接槽的上述注膠槽互相連通,上述注膠槽內(nèi)設置有結構膠。

6、可選地,上述單體電芯沿上述第一方向的尺寸為h,上述單體電芯沿上述第二方向的尺寸為d,上述注膠槽沿上述第二方向的尺寸為e,e≤d-6mm;上述注膠槽沿上述第一方向的尺寸為g,0.02≤g/h≤0.09。

7、可選地,沿上述第一方向相鄰的兩個上述電芯組之間設置有中間隔熱板,上述中間隔熱板的頂壁不高于上述注膠槽的內(nèi)部底壁,以使沿上述第一方向相鄰的兩個上述電芯組之間容納有至少部分上述結構膠。

8、可選地,上述電芯組包括第一芯組和第二芯組,上述第一芯組和上述第二芯組中的任一個設置有奇數(shù)個上述單體電芯,另一個設置有偶數(shù)個上述單體電芯。

9、可選地,上述電池箱體的內(nèi)部設置有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間橫梁,上述中間橫梁夾設于上述第一芯組和上述第二芯組之間;或者,上述第一芯組沿上述第二方向的兩端與上述第二芯組沿上述第二方向的兩端均設置有端部隔熱墊,且上述第一芯組的沿上述第二方向相鄰的兩個上述單體電芯之間與上述第二芯組的沿上述第二方向相鄰的兩個上述單體電芯之間均設置有緩沖墊。

10、可選地,沿上述第一方向相鄰的兩個上述單體電芯中的一個上述單體電芯的正極柱與另一個上述單體電芯的負極柱相鄰設置;沿上述第二方向相鄰的兩個上述單體電芯中的一個上述單體電芯的正極柱與另一個上述單體電芯的負極柱相鄰設置;上述正輸出極和上述負輸出極對應設置于上述電池模組沿上述第一方向兩端的距離最遠的上述正極柱和上述負極柱。

11、可選地,上述模組壓條沿豎直方向在上述卡接槽內(nèi)部底壁的投影沿上述第一方向的尺寸為a,上述單體電芯沿上述第一方向的尺寸為h,0.02≤a/h≤0.10;上述模組壓條沿上述第一方向的尺寸為b,0.04≤b/h≤0.20。

12、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包組裝方法,該電池包組裝方法用于組裝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電池包,包括步驟:s1、組裝電芯組:將2n+1個上述單體電芯沿上述第二方向堆疊;s2、組裝電池模組:將至少兩組上述電芯組沿上述第一方向堆疊并放入上述電池箱體的容納空間內(nèi);s3、串聯(lián)單體電芯:將匯流排組件放置于上述電池模組的上方,連接匯流排組件與上述單體電芯的正極柱和上述單體電芯的負極柱,使上述電池模組的上述單體電芯串聯(lián)連接,并將上述正輸出極和上述負輸出極連接于上述電池模組沿上述第二方向的同一端;s4、固定電池模組:在相鄰兩個上述電芯組的上述單體電芯之間的上述卡接槽設置上述模組壓條,并將上述模組壓條粘接固定于上述卡接槽。

13、有益效果:

14、本發(fā)明中的電池包使用電池箱體的容納空間安裝電池模組,同時電池模組由至少兩列沿第一方向堆疊的電芯組構成,每組電芯組包括多個沿第二方向堆疊的單體電芯,在固定電池模組時,使用模組壓條進行粘接固定,具體是在單體電芯沿第一方向的兩端均設置卡接槽,卡接槽粘接有上述模組壓條,由于模組壓條位于相鄰的兩組電芯組之間,即可將相鄰的電芯組的全部單體電芯粘接固定,由此即可實現(xiàn)一個電池模組的粘接固定,并且無需采用固定支架或者打包扎帶等固定零部件,簡化了電池包的結構;同時,電池模組中的單體電芯串聯(lián),且每一個電芯組的數(shù)量均設置有2n+1個,也即奇數(shù)個,使得單體電芯串聯(lián)完成后,可以將電池模組的正輸出極和負輸出極設置于電池模組沿第二方向的同一端,使得電池包的電路輸出極可以全部在電池包同一端設置,減少了銅排和線束的布置空間,提高了電池包的空間利用率。該電池包能夠簡化電池模組的結構,提升了電池模組的集成度,同時由于零部件數(shù)量的減少,能夠使得電池模組占據(jù)更小的空間,從而提高了電池包能量密度,還可以降低電池包的生產(chǎn)成本,同時模組壓條的粘接固定方式能夠使得電池模組的整體強度得到提升,使用可靠性更高。



技術特征:

1.電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沿所述第二方向貫穿所述單體電芯設置,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鄰的兩個所述單體電芯的所述卡接槽互相連通,以使相鄰兩個所述電芯組之間形成有用于容納所述模組壓條的容納槽。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的內(nèi)部底壁設置有注膠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鄰的兩個所述卡接槽的所述注膠槽互相連通,所述注膠槽內(nèi)設置有結構膠。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體電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為h,所述單體電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為d,所述注膠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為e,e≤d-6mm;所述注膠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為g,0.02≤g/h≤0.09。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鄰的兩個所述電芯組之間設置有中間隔熱板,所述中間隔熱板的頂壁不高于所述注膠槽的內(nèi)部底壁,以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鄰的兩個所述電芯組之間容納有至少部分所述結構膠。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芯組包括第一芯組和第二芯組,所述第一芯組和所述第二芯組中的任一個設置有奇數(shù)個所述單體電芯,另一個設置有偶數(shù)個所述單體電芯。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箱體的內(nèi)部設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間橫梁,所述中間橫梁夾設于所述第一芯組和所述第二芯組之間;或者,所述第一芯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兩端與所述第二芯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兩端均設置有端部隔熱墊,且所述第一芯組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鄰的兩個所述單體電芯之間與所述第二芯組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鄰的兩個所述單體電芯之間均設置有緩沖墊。

8.根據(jù)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鄰的兩個所述單體電芯中的一個所述單體電芯的正極柱與另一個所述單體電芯的負極柱相鄰設置;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鄰的兩個所述單體電芯中的一個所述單體電芯的正極柱與另一個所述單體電芯的負極柱相鄰設置;所述正輸出極和所述負輸出極對應設置于所述電池模組沿所述第一方向兩端的距離最遠的所述正極柱和所述負極柱。

9.根據(jù)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組壓條沿豎直方向在所述卡接槽內(nèi)部底壁的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為a,所述單體電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為h,0.02≤a/h≤0.10;所述模組壓條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為b,0.04≤b/h≤0.20。

10.電池包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組裝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包,包括步驟:


技術總結
本發(fā)明屬于電池包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電池包及電池包組裝方法。該電池包具體包括電池箱體、電池模組和模組壓條;電池模組對應設置于電池箱體的容納空間內(nèi),電池模組包括至少兩組沿第一方向堆疊的電芯組,每組電芯組包括2N+1個沿第二方向堆疊的單體電芯,單體電芯的頂壁沿第一方向的兩端設置有卡接槽;模組壓條沿第二方向延伸設置,模組壓條設置于單體電芯的頂部且位于兩組電芯組之間,沿第一方向相鄰的兩個單體電芯的卡接槽均粘接固定于模組壓條;電池模組的正輸出極和負輸出極設置于電池模組沿第二方向的同一端。該電池包的結構簡單,能夠減少零部件數(shù)量,從而提高電池包內(nèi)空間的利用率,提高能量密度,并且還能夠降低生產(chǎn)成本。

技術研發(fā)人員:李相濤,黃毅軒,張佳佳,張紅瑞,馬燦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fā)日:
技術公布日:2025/6/30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